冰毒是怎么合成的?

精彩专题 时间:2019-04-22 阅读: 作者:大佑

对于很多人而言,毒品是一件很遥远的事物。其实不然,我们的生活其实很多时候都会看到毒品,比如某位明星又吸毒了。我们没有吸毒,并不意味着毒品不存在。因此,我们需要了解甲基苯丙胺合成技术。

1、什么是甲基苯丙胺

冰毒,即兴奋剂甲基苯丙胺,因其原料外观为纯白结晶体,晶莹剔透,故被吸毒、贩毒者称为“冰”(Ice)。由于它的毒性剧烈,人们便称之为“冰毒”。该药小剂量时有短暂的兴奋抗疲劳作用,故其丸剂又有“大力丸”之称。又因苯丙胺(Amphetamine)有其译音名安非他明或安非它命之称,故甲基苯丙胺也有甲基安非他明之称。此外,甲基苯丙胺是在麻黄素化学结构基础上改造而来,故又有去氧麻黄素之称。甲基苯丙胺药用为片剂,作为毒品用时多为粉末,也有液体与丸剂。

冰毒是怎么合成的?

2、甲基苯丙胺特性

“冰”之所以被滥用,与其特性有关。 一般中小剂量者,可以提高人的心境,有能力增加、觉醒程度提高的感觉,表现出精神振奋、清醒、机敏、话多、兴致勃勃、思维活跃、情绪高涨、注意力集中、工作能力(特别是技巧性工作能力)提高,而且长时间工作或学习无疲劳感、无饥饿感。 基于此,一些偶尔的滥用者,如长途行车司机服用以免困倦,学生挑灯夜战应付考试,运动员用以增强耐力和速度,演员用以增加精力和提高表演艺术等,他们都属于非经常使用者。 近年境外传入的“摇头丸”,是一种新型的苯丙胺类毒品,是冰毒的衍生物,先后在广东等沿海城市的歌舞厅、卡拉OK厅娱乐场所出现。服用摇头丸会使人亢奋不已,听到音乐后摇头不止,时间长达6~8小时,并出现幻觉和性冲动。一些服食者在被警方抓获后,在警车上仍在浑身扭动。摇头丸对人的健康祸害极大,反复服食会成瘾,过量则导致死亡;而且会造成行为失控,诱发治安和刑事案件。

3、甲基苯丙胺合成方法

麻黄素HI/红磷还原法(又称Emde法)曾是被制毒分子广泛采用的冰毒合成方法。收率很高,据称一般两千克麻黄素即可制备出一千克冰毒,而且用这种方法据说可获得纯度接近100%的冰毒,尤其是美国夏威夷地区,这一地区制备的冰毒在黑市中据称很得吸食者的青睐,该地区一度成为美国黑市冰毒的主要供应来源地。1985 年,在夏威夷地区的冰毒甚至超过可卡因成为当地的主要毒品。

随着世界各国对冰毒和前体打击的日益加强,20世纪90年代初期,冰毒开始"登陆"中国大陆,其部分原因在于中国西北盛产可以提炼麻黄碱的麻黄草。但随着世界各国对麻黄素管制越来越严格,制毒分子已经很难直接获得这种冰毒原料。制毒分子用重金收买了一批专业人员使得冰毒生产工艺的研究和应用在1998年至2000年间取得重大突破,化学合成冰毒方法开始被广泛应用。据统计可能的合成方法超过了80种。

当下的趋势主要是化学合成法,其基本思路都是用合法的化学原材料合成制毒所需的原材料麻黄素或类麻黄Leuckart 反应素,从而解决制毒原料受到打击、限制的问题,实现了制毒材料由天然原料向化工原料的转变,这就是所谓非法冰毒制造原料的"前移"问题,如P-2-P(phenyl-2-propanone,苯丙酮)经胺化还原法,绕开了传统原料麻黄素。但由于直接合成麻黄素和类麻黄素的工艺相对麻烦,制毒分子曾一度试图重新寻找麻黄素的来源,比如使用合法药物,像某些含有麻黄素的感冒药进行麻黄素和类麻黄素的提取,仅在云南一省,从2005年到2008年,警方所缴获含麻黄素的复方药剂便从635.9千克飙升至100余吨。但随着P-2-P管制也越来越严格,含麻黄素的原料、包括含有麻黄碱的复方制剂都开始被列入易制毒化学品管理目录。制毒分子又开始使用合法的化学试剂来合成P-2-P。在2013年12月29日,广东警方清缴陆丰制毒村发现制毒分子以基本化工原料得到麻黄素,进而合成冰毒。这些合成工艺原料方便易得,反应过程简单,操作难度不大,收率据称可高达90%以上,后处理容易。而且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以上就是关于甲基苯丙胺合成的内容,大家是不是对于毒品,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了吧。毒品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一定要保护好自己。